当前位置:社科园地首页 > 社科园地 > 文章列表

看军运会开幕式

2019-10-19 10:47:58   来源:   点击:

看军运会开幕式后,憋了一晚上的疑问,这下全揭秘了!︱早安军运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昨晚开幕了
“和平的薪火”文艺表演美轮美奂
将技术糅在艺术中
不仅惊艳世界
更是让网友们憋了一肚子疑问
舞台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这么多演员是怎么突然出现的?
骆驼是真的吗?
……
别着急
长报君这就来揭秘啦
 
2万平方米“地下城”内
600余官兵托起整场演出
 
 
“开幕式上很多节目有上千表演者,观众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从哪里离开的。”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介绍,导演团队采用了国内首创、2万多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全三维立体式舞台,将体育场地面整体变高2.5米,舞台上都是暗道舱门,下方设置了许多机关,还有大型的机械运动,容纳着“千军万马”。

 

 

 

开闭幕式视觉总监沙晓岚说,“演员、机器都藏在舞台下的空间里”,表演时,演员用巧妙的方法出现在舞台,表演所需要的亭台桥楼在升降机的帮助下,也可以按照计划到达舞台。

 

在全三维立体式舞台之下,“藏有”600余名官兵,他们负责操控25个人员通道、116块道具翻板、29个雾森设备和37个景物升降平台。

 

 

 

舞台上看似轻巧的升降,背后却没那么轻松。比如《文明之光》表演单元结束后,官兵们要在6分钟内,将22块翻板上的岩石换成小麦,同时要保障演员从通道入场。每块翻板面积为16平方米,重达300斤,需要6个人同时作业。但支撑翻板的立柱之间距离狭窄,翻板卸下移动时仅有不足20厘米的剩余空间。官兵们在反复试验练习后,实现了3分钟完成景物切换。

 

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称,官兵们“用双手托起了开幕式整场演出”,也用双手确保了全三维立体式舞台的惊艳呈现。

 

舞台下藏着1米深水槽
 

 

“水从哪里来?水到哪里去了?”

 

 
在军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水成为最令人惊叹的部分,它化身为长江、黄河以及中华大地上的每一条大江大河,总是以令人意外的方式出现,又令人措手不及地消失,出现与速干都只在一瞬之间。在2万多平方米的舞台上,如此庞大的、及膝深的水是如何做到瞬息万变的?

 

 
“在大型赛事开幕式中使用真水是十分罕见的,而在这次表演中,长江、黄河等水域都采用了真水来表现,和陆地景物一道打造舞台效果。”

开幕式视觉总监沙晓岚揭秘,在舞台下方的空间中,藏有一个1米深的水槽,机器设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水送到舞台上的指定区域,再结合影像,表现出各种景象。

 

“骆驼”里面藏着演员 
 

 

“我们送出去的都是和平,与丝绸一样和我们的肌肤相贴,是那样的滑润,是那样的亲切,就像今天的‘一带一路’

 

 

 

 总导演杨笑阳介绍,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导演组在《丝绸之路》节目上用了很多心思。

 

 
升上天空的巨大丝绸,是目前世界上在舞台上应用到的最大的一块布。而“沙漠”上,商人们牵着的骆驼,非常逼真,不少观众都没看出来骆驼其实是由演员扮演的。
     路路相连,美美与共。从古代的丝绸之路走到今天,中华民族也在走向伟大复兴中更加开放与包容。开幕式上,复兴号高铁、中欧班列等元素也惊艳亮相。

 

飞天仙女其实也“恐高”
 

 

“对于演员们而言,第一关就是克服‘恐高症’。”

 

 

看过开幕式中的《丝绸之路》,不少观众都被凌空翱翔的飞天女“美哭了”。“飞天女”和“空中商人”吊着威亚在“空中沙漠”行走,以3D的效果呈现出在沙漠里的各种状态。这些“飞天女”和“空中商人”,是来自武汉杂技团的14名演员。

 

 
武汉杂技团带队老师谢虹说,演员们吊上威亚后,要在场馆外60米的高空中候场至少20分钟;随后再吊到舞台中央去,在20米的高空中,进行大约5分钟的节目表演。

这种高空表演,对杂技演员来说是不是“小菜一碟”?谢虹介绍,并不是每个演员都练过高空杂技,在剧场,高空杂技演员最高也只悬空到10米左右。对于演员们而言,首当其冲第一关就是克服恐高症。

 

军运会主题歌歌词写

 

 

 

在雷佳、成龙、王力宏、谭维维四位歌手的倾情演绎下,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主题歌《和平的薪火》唱响武汉体育中心,把本届军运会“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通过歌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主题歌的词作者、一级编剧、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王晓岭表示,“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考虑围绕‘体育筑和平,赛场传友谊’这一点来创作,如何用歌词体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如何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去表现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理念和大国担当。”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