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103)
问:人类换一个存在方式文明就能继续发展吗?
答:我们应该知道,一个生存方式是由相应的生存理念来匹配的,人类的竞争生存理念已经匹配了数千年人类的初级文明生活方式,到现在为止,已经严重地不适应人类迈向高级文明的生活方式了。如果人类就此换为感知存在理念,人间遵循的是没有竞争以及没有私有观念的感知逻辑秩序,人们还会遭遇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吗?人之间再无敌意与对峙的可能,人还会担忧人工智能攻击人类吗?连攻击的概念都不存在,人工智能何来攻击行为?长生不老更没有伦理障碍,人根本没有个人占有资源的行为存在,死亡对人类资源的强行调节作用就丧失了意义,人的长生不老只会提供更多的感知经验和感知记忆,这些都是人类感知生活的财富,只会利于人的存在,没有任何不利于存在平衡的问题产生。这样的理念与逻辑,才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面支持,才是匹配于人类高级文明方式的当然理念,才能促使人类社会进入完美、幸福、愉悦的生活状态之中。

问:六、你为什么创立了感知论?
答:当人们了解感知论以后,感知论为什么会出现成为奥秘,人们很想知道这到处不沾边、颠覆世界所有理论、试图改变人间所有观念的感知论是怎么来的?作者是谁?你凭什么创造出感知论?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奥秘,感知论是各种机缘全部集合的结果,是文化、历史、时间、事实汇集碰撞的必然产物。它的开端就像是一个精神意识的奇点,经过奇点以后,一切观念改变,一切事实改变,一切存在改变,奇点之后是另外一个世界。为什么由我来创建感知论?这其实只是机缘巧合,世界那么大,但西方理性思维不能,宗教信仰不能,只有中国可能。而学术界不能,学院里不能,名人思想家不能,官人不能,商人不能,高学历不能,低学历不能,富人不能,穷人不能,太年轻不能,太年老不能……这些都排除以后,适合的人就不多了。

并且,这个理论最大的特点是,它与其他所有的理论都不相同,人类既有的理论都不能解释它,它却可以解释其他所有理论。实际上感知论的理论方式极其简单,它就是回到存在的本来,用本来思维重新看世界。对存在不作俗解,也不作玄解,而作直解。直解就是直达本质,比如感知论发现人只有两种存在立场:一种是“我活着”,另一种是“我感知”,我活着是生命理念,我感知是感知理念。两种理念演绎出两个不同的世界,意味着两种不同的人类习性和两个不同的人类社会。这些根源性的认识都出自思想意识的奇点,在奇点内,人类所既有的概念都不存在,这里只有最初最纯粹的意识判断,在这里,才可以直观看到人类思想观念的分水岭。
在思想奇点之后,所有的观念与思想就确定了方向,人们就只能朝着同一方向行进了。这说明了自人类文明以来的所有思想观念无不同向而行的缘由,生存理念一统人类数千年,这不可改变的人类史就是思想的奇点决定的。感知论是又从奇点出发的另一种理念,人类将同样发生更长历史时期的相应事实,这也是由奇点决定的人类另一种存在形态。人们从未发现这个思想的“奇点现象”,人类初期的思想无意识地从奇点出发以后,各种观念混合与碰撞,各种智慧产生各类复杂的实用方法,人们在这些思想观念的迷宫里流连,人再无返回奇点的能力。

感知论发现了思想的奇点,并使人类得以再次重新从奇点出发。因为感知论秉持完全不同的理念,一是全面颠覆人类现有的理论观念,二是带来一套人类从未见识过的人间伦理逻辑施行方案,这给人类带来的冲击是空前的,按“奇点现象”的运行法则,亦将引发一场史无前例的理论观念大爆炸,无数的思想理论会在感知逻辑的原点后发生,它们的混合与碰撞一样会产生无数的实用方法,而这些实用方法无疑将塑造出另一个大千世界和另一个人类社会。可以预测的是,有了第一个痛苦的生存世界作参照,人类的第二次选择再不会是盲目的和失败的,人类会有能力有目的地为自己和世界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来,这也就是感知论在人类文明的转折时期诞生的目的,可以说,感知论就是人类跨纪元的转折点